服務熱線:
客服1線:+86-0755-85246799
客服2線:+86-15889656639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中心路創業大廈
郭曉林《川商精神》序:川商文化,華夏千年的瑰寶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以來,經濟發展的陽光透過霧霾,向四川經濟露出了一縷微笑。古往今來,四川省經濟發展均以商業行為作為抓手,依靠天府之國這片黃土地上一個個心懷希望的人們為地域帶來發展。不得不說的是,這群肩負著四川經濟發展重任的人經歷了千百年風雨的洗禮,依然屹立在經濟市場之中,以勤勞實干的精神帶領著四川經濟沖出一個又一個的新關卡,以創新無畏的勇氣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舊規則,努力樹立全新的經濟體系。
郭曉林先生
川商的勤奮務實、創新無畏精神并非近年突顯而來,在遠古的歲月里,這種優良基因便已經早早融入了他們的血液之中。眾所周知,四川省在地形上屬于盆地形態,四面環山陡峭險峻,古代川商要走出蜀地開拓外面的世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詩仙李白當年在蜀時甚至寫下“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詩句,可見克服地域難題對于當時交通工具并不發達的第一批川商而言是多么的困難。然而,磨難并沒有使川商知難而退,在川商堅韌不拔的意志中,他們學會了以馬為車,以團為隊,以創新的精神開發出馬道商幫,以對抗險峻的地域難題,最終第一批川商得以走出蜀地,邁向世界。
書籍封面
以上這些并非歷史的猜測我們萬千蜀地子民血液中的堅韌與不屈便是對這段歷史最真實的證明,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遠在千年外的點滴依然如此熟悉,數千年寒暑秋冬,依然難涼我們心中沸騰的熱血,這是數千年來同在這片土地上的千萬老祖宗賦予我們川人最好的禮物。
“一馬平川非難事,歷盡艱辛方傳奇。”在川商數千年發展史上,他們經歷了無數曲折與磨難,同時也是這些常人不可承受的磨難把川商團體那堅韌不拔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相信大家對于汶川地震一事依然歷歷在目,而在四川發展的歷史長河上,天災的降臨使這片物質豐饒的黃土地歷盡滄桑,加上蜀地位置相對特殊,處于中國南北交界處,因而在歷代蜀地均為兵家重地,在戰火的摧毀下,其經濟發展自然受到了大幅度的沖擊。直至改革開放初期,蜀地經濟方才算真正穩定下來,然而當時我國的經濟發展重心遷移至沿海地區,因此,位于我國中西部的四川與我國沿海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越發增大。有人認為,四川省落后的經濟是川商們發展的痛點,然而筆者認為,正因為我們相對落后方才能突顯出我們最大的優勢,充分的上升空間使川商團體能夠肆意飛翔,尤其是近年來,不甘人后的川商們紛紛崛起,自強不息的發展使四川成為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重點發展地區,在電子信息、汽車等產業的飛速發展下,“成都制造”一度成了我國制造業技術頂峰的代名詞。大量美日企業看中了成都的經濟發展潛力,紛紛落戶成都。同時,四川過去豐富多彩的商業文化使每一位商人都難以抗拒,南北絲綢之旅以及茶馬古道更是四川商業史的重要見證。就連多屆美國總統亦甚為偏愛成都,成都成了他們每次中國之旅必經之地。
成都制造
如今,十九大的鐘聲響起,那繞梁三日的雄偉之聲恍如一道金光籠罩在這片物澤天華的土地上。新時代的來臨使川商團體開展了嶄新的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這對于川商而言實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能夠合理利用川商的多余生產力,同時還能夠平均中國中西部與中國南部之間的技術水平、人才培養、人均收入等方面的綜合水平,進而借助各地技術水平優勢的互補鞏固川商們的發展基礎,提高川商的競爭能力;實體制造業的發展需求將使更多的川商相互抱團,將“互聯網 +”,的產業結構與實體經濟兩者之間深化融合,做到以人為本、以用戶需求為本的企業核心要求,繼而奠定未來川商發展的新趨勢。
劉永好、郭曉林出席川商論壇
在國家可持續發展以及十九大會議提出的綠色環保發展理念的氛圍下,川商在此迎來了時代的轉折點,新能源、環保材料行業等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春風沐浴下恍如春筍一般崛起,為川商在新時代背景下急速發展奠下了鞏固的基礎,因此我們有足夠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川商這個群體將會在新時代的帶領下譜寫出最具有川商特色的社會價值主旋律。
從茶馬古道到絲綢之路,從馬幫當道到足跡遍布,川商團體一路貫穿歷史的中軸線,在一個又一個朝代中發光發亮,終究成就了其獨一無二的商業文化。而蜀文化作為華夏五千年來最重要的文化素養之一,又豈是寥寥數語能夠道清言明?因此筆者斗膽,憑借著對蜀文化的熱情,下筆書寫這本關于四川文明以及新時代下川商發展的文字,并集結成冊,希望能夠通過這本《川商精神》將四川省千百年來商道中的有志青年及地域文化收集于此,激發諸位企業家更大的事業激情,讓每一位川商能夠以此明史實、知得失,將數千年來的四川歷史化作瑰寶內化于心,把故土的經濟發展當作自身使命外化于形,傾己所有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提供新的動能,這便是此書的價值所在。